陈梦球台保护区更佳 孙颖莎是近台快攻王 规律性成就大满贯
笔者在之前的文章中曾分析过,女队想要获得大满贯成功有一个模式,那就是必须更高,拥有更有利的平台面积。从张怡宁开始,然后是李晓霞,最后是丁宁,这三位女队大满贯选手的身高都在170厘米以上。这就是大球时代大满贯的规则,因为在绝对比赛中,你必须比对手打得更全面,防守得更好。
国乒历来注重攻防平衡。日本乒乓球运动员普遍擅长近台快攻。 20世纪90年代,国乒运动员也擅长进攻前三板。后来国乒的风格开始发生变化,特别注重防守。应该说,国乒队员也是博采众长,注重前三板进攻和防守反击。
很多欧洲球员在防守上都比较有统治力,从中游桌子上拉回来的能力相当不错。而且,国际乒联近年来的改革都是以欧洲球员为中心,这意味着单球质量高、防守面积更大的球员更有可能获得冠军。国际乒联之所以改变乒乓球的尺寸,是因为身高较高的欧洲球员的优势会越来越明显。
男队马龙凭借更丰富的战术变化和马龙的稳定表现,两次获得奥运会单打冠军。如果樊振东最终在今年的奥运会上夺得单打冠军,他将成为新的大满贯选手。樊振东最大的特点就是他高品质的单球打法和出色的防守。
马龙是从小球时代走来的球员,而樊振东则是大球时代绝对的王者。瑞典选手莫尔加德此次能够打进决赛,也延续了瓦尔德内尔和马龙的特点,那就是丰富的战术变化。男队和女队获得大满贯成功的路径是不同的,因为男选手打出的单打质量比较高,所以这个时候他们必须努力并适应形势。
因此,樊振东一直在进行技术上的改变,更加注重节奏的控制。女队也在向男性化的打法靠拢,而女子的男性化的打法对体能要求更高。从张怡宁时代开始,她们就频繁地与男队员一起训练,这需要女队队员的身体素质能够跟上对抗的强度。
也正是从张怡宁时代开始,防守反击打法成为女队的主流。事实上,这是国乒女队适应大球时代打法的开始。张怡宁之后,李晓霞和丁宁都继承了防守反击风格的精髓,台面保护区也相当不错。
在真正的比赛中,让两名选手实力接近的,是他们的基本功。陈梦和孙颖莎的实力非常接近。奥运会女单决赛她们比拼的是综合能力。队友们彼此都很熟悉。这时候,谁的射门更稳定,谁的线路更有变化,谁就会赢得最后的胜利。
本场比赛陈梦的球台保护区表现尤其出色。为了应对孙颖莎近台快攻,陈梦后退了半步进行防守。这和上一场对阵伊藤美诚的策略是一样的。由于伊藤美诚和孙颖莎都有近台快攻,所以她们的进攻非常具有压迫性,而且她们的发球速度根本不给对手反应的时间。
为了应对孙颖莎的反手快攻,陈梦除了加强防守外,还利用自己的落点,来回移动孙颖莎的中、正手位置。整场比赛双方比拼的就是防守的厚度。这种防御不是被动防御,而是主动防御。只要找到反击的机会,就会一击毙命。
孙颖莎可以说是目前国乒的近台快攻之王。陈梦延续了李晓霞和丁宁的防守反击体系,孙颖莎则延续了刘诗雯的快攻体系。应该说,这是两种不同打法的碰撞。孙颖莎的快攻打法相当犀利。只要对手无法移动孙颖莎的位置,他就永远处于被动防守状态。
陈梦和王曼昱此前也曾多次与孙颖莎交手,孙颖莎在表现上占据优势。孙颖莎在这个奥运周期的表现非常出色,她是国乒运动员中获得单打冠军最多的一位。陈梦在奥运会女单决赛中对阵孙颖莎的打法,也借鉴了2023年乒超联赛钱天一对阵孙颖莎的经验。
钱天一是一名攻防相对均衡的球员。去年她与孙颖莎交手时,就采用了正手加旋转的方式,不断利用落地点攻击孙颖莎的正手位置。当然,她确实调动了孙颖莎的位置。孙颖莎也一直在加强中远台湾的反拉能力,这也是吸取了与队友比赛的经验后做出的改变。
陈梦和孙颖莎都熟悉对方的传统进攻路线。随着比赛的进行,这是一场基本功的比赛。孙颖莎展现了快攻风格,陈梦也展现了扎实的持球能力。孙颖莎和陈梦之间没有输家,因为他们是两种不同打法的碰撞。
陈梦的打法更注重攻防平衡,而孙颖莎的打法则非常具有进攻性。当然,她的进攻风格也注重防守。孙颖莎的攻防转换都集中在桌子附近,而陈梦的攻防转换主要集中在中近台。王曼昱的打法前三板以进攻为主,防守为辅。应该说,国乒主力球员更注重攻防平衡。
如果你想争夺最后的冠军,就需要打出不同的技术风格。奥运会女单决赛前三板陈梦的进攻确实更加稳定,注重落点的变化。这是孙颖莎最擅长的,因为孙颖莎对于落地点变化的意识也非常好。未来,孙颖莎还需要加强脚步的衔接,增加护台能力,这样她才能稳步提升。
返回搜狐查看更多